大力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和转型发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王文斌
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性服务组织,是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是支撑市场经济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贴近企业、植根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工作优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调动全行业力量为政府建言献策,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反映企业合理诉求,在协助政府开展宏观调控,制订行业发展规划,提出产业发展建议,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引导行业品牌建设,发布行业动态信息,加强行业治理管理,参与标准制定修订,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政府信得过、行业离不开、企业真需要、国际有影响的第三方社会力量。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对我国行业协会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方向。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改革增强大局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按照行业协会改革部署和要求,深入研究行业协会转型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厘清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实现转型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形成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的凝聚力和发展合力,努力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转型发展。我们要认识到行业协会是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伴随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进程和要求是一致的,改革的实质是回归行业协会市场化性质,促进行业协会内部关键机制方式的市场化转变,目的是要使协会的面貌更加清晰,内部治理更加和谐,发展更具活力,作用更为广泛,真正实现行业协会的自治管理和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着眼大局看长远,积极主动作为,适应改革主动改革,把改革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快推进自身转变,在未来发展中占据先机。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会员单位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完善配套办法,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市场化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对行业协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我们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做好承担重大责任,发挥重大作用的充分准备。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完善内部治理是协会市场化转变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切实提升制度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协会向高水平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在协会改革和市场化发展中进一步推进品牌协会建设,结合行业特点,系统规划好主业,大力发展核心业务,以核心业务的品牌化实现协会服务能力和形象的品牌化。要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继续高质量地做好行业基础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找准困扰行业企业转型发展的瓶颈,在观念转变、战略规划、科技导向、标准制定、谋划建设、政策履行、国际合作方面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和引领作用。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