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京举行 专家学者聚焦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5月18日,第四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北京市副市长戴均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宋贵伦,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赵蓬奇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论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魏礼群主持开幕式,李金华、刘川生、戴均良、赵蓬奇分别致开幕辞。
本次论坛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为主题,围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五个专题,集中研讨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上午的主论坛中,魏礼群作了题为“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主题发言,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内涵与方式进行了全面阐发。李培林作了题为“社会组织与创新社会治理”的主题发言,对社会组织的内涵及其在当前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战略部署中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宋贵伦作了题为“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主题发言,结合当前我国社会治理体制面临的重大问题,对北京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战略部署等进行了全面解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作了题为“怎样理解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主题发言,对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下午,五个分论坛“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举行。来自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0多个国家机关部委;北京、上海、广东、新疆、广西等近20个省市区地方政府;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社会福利协会、中华慈善总会、巨人教育集团等30多家社会组织和企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50多家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华社、中新社、凤凰网、《社会学研究》等40多家学术期刊和新闻媒体,约4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据介绍,中国社会治理论坛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持续建设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至今已持续举办四届,在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本届论坛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为主题,对于准确理解和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孙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