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辽宁民政精神 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思考
辽宁民政精神是辽宁民政人、民政系统、民政部门长期积累形成的集体态度和实践行动。它可概括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面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发扬辽宁民政精神,对于推进民政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政系统要服务好社会上最可爱的人和生活最困难的人,就必须将民政精神作为先导,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职能作用。那么如何弘扬辽宁民政精神,推进民政事业的发展,我们认为要坚持五个结合:
一是弘扬辽宁民政精神就要坚持务实与创新相结合。务实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务实的升华和发展。只有在务实的基础上创新,用创新的精神指导务实,才能以求真促务实、以真抓促实干、以继承促创新、以改革促发展。民政事业有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改革创新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更为紧迫、更加艰巨。如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城乡低保进出口畅通、殡葬改革的推行、社区建设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养老服务社会化、双拥共建工作的推进、民政自身经济的发展等等。面对这些难题,我们要以务实的作风把创新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分析、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在创新工作中,我市立足群众需求和城市发展实际,在民政的“政”字上下工夫,切实抓好行政区划、殡葬、婚姻收养等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实现寓管理于服务。在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上,采取信息化手段,建设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服务管理效率,提升居民归属感。在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中,我市采取“四相同”、“五一 ”工作法,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四相同”,即:城乡低保档案登记的信息与城乡低保数据采集录入的信息相同、城乡低保对象的综合统计数据与城乡低保工作月报表统计的数据相同、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相关数据要与各县(市)区上报的城乡低保台帐数据相同、街道(乡、镇)、社区(村)低保对象相关登记与县(市)区城乡低保档案登记的信息相同;“五一 ”,即:城乡低保对象档案、低保证、低保数据采集录入系统、低保对象台帐、审计数据采集报表五个一致)
二是弘扬辽宁民政精神就要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硬件建设是指完成工作所必需的资金、设备、场地等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则是指制度以及民政人员的思想作风、精神状态和业务能力等。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民政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新建了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救灾物资储备、慈善超市,新改(扩)建了社会福利院、农村中心敬老院、烈士陵园等,可以说为民政工作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前提。但是,我们要在加大硬件建设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依法行政水平,更好地履行社会事务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要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根据干部职工职务、年龄、学历、经历的不同,分批分次进行公文写作、电脑操作、办文办事等项目的培训,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将培训成绩作为称职等级评定的依据之一,以此强化干部职工参与学习的紧迫感和积极性,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把民政机关建设为学习型、服务型的行政机关。同时还要健全完善各项制度,通盘谋划民政对象保障水平自然增长机制建设,做好纵向衔接、横向联动,及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整民政对象保障水平,坚持提标扩面,特别是提高保障标准的供养力。继续推进收入核对机制建设,扩大民政保障工作覆盖范围。深化保障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建设,提升工作规范化。
三是弘扬辽宁民政精神就要坚持无私奉献与密切联系群众相结合。奉献是人生价值的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恪尽职守、勤奋工作、乐于奉献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的民政部门,所有成员都必须富有爱心,甘于奉献。温家宝总理说过,人民群众有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党的宗旨,牢记民政干部的职责,不计得失,甘于奉献,默默无闻地工作。同时,要对无私奉献的同志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努力构建和完善激励机制,以此来调动大 的积极性。对于那些在民政事业上勇于奉献,恪尽职守的人,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民政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对象在基层,优势也在基层。因此我们要坚持沉下基层服务群众,充分利用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这一有利平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贴近群众需求开展工作,创新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四是弘扬辽宁民政精神就要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有机结合,就是通过抓重(难)点工作,解决主要矛盾,促进全面进步与发展。民政工作经常性、临时性、日常性的工作比较繁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以事论事,忽视了抓重点,对于关乎基础、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大事缺乏关注,导致工作规划性、预测性、实效性不强。实践证明,全面推进是重点突破的前提和基础,重点突破是全面推进的关键。没有重点突破,就不可能有全面推进;没有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就难以获得巩固和发展。只有突出重点,才能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只有在重点工作上取得明显成绩和突破性进展,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扩大战果,开拓民政工作的新局面。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要结合实际,正确处理总体目标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把总体目标分层次、分步骤、分主次地逐步实施。同时也应该看到,民政工作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有主有次,有轻有重。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抓住重点,把主要问题研究透了,解决好了,同时带动 它问题的解决民政工作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和发展。
五是弘扬辽宁民政精神就要坚持自身建设与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相结合。自身建设是民政部门履行职能使命的决定性因素。我们民政干部只有开拓进取、勤奋工作才能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只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能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民政工作涉及各行业、各部门,是一项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既需要上级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保障,又需要各镇(街)、村、社区的大力支持,还需要相关单位的默契配合。因此,搞好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推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在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宣传民政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民政工作的性质,理解民政工作的意义,增强支持民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准确定位,正确把握各个环节,妥善处理上下级之间、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赢得他们的支持,为顺利开展民政工作提供保证。要加强机关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营造和谐友好、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民政事业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