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会员专区 申请入会 信息发布 服务公告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下载专区

“高价”冰淇淋,为何扎堆便利店?

 “过去近百年,冰淇淋市场从未像今天这样热闹。”一位行业人士曾在交谈中如此告诉《中国冰淇淋》。

 

 

而如此热闹的冰淇淋赛道也的确在各个细分渠道有着十分不同的表现形式。
便利店中,整整齐齐躺在那个显眼的冰柜里的“冰淇淋”一次又一次成为热议对象,进而潜移默化为一种公认的“社会现象”:便利店是“中高端冰淇淋”集合地。
01
便利店,难觅一支5元以下冰淇淋
“现在的便利店冰柜上面的价格标签确实详细清晰了很多,但依旧是一看一个不吱声。”大三在读的刘薇表示消费便利店的冰淇淋需要足够的勇气,偶尔奖励自己一根是可以的。
“最贵的将近30元,最便宜的也要5块,就是我手里的这支随变的经典香草口味,别问为啥强调口味,随变的其他口味5块买不来的。”97年的小等是罗森便利店的死忠粉,早中晚饭都在这里解决的他认为饭后一支冰淇淋是必不可少的。
“冰淇淋确实是在可感知的越来越贵,但口感质地、包装等各个方面的体验也上去了,像天气凉了,吃进嘴里也不会很冰。便利店的冰淇淋也确实靠近中高端一些。”带着孩子挑选了一支和路雪千层雪的胡女士告诉《中国冰淇淋》。
不难发现,对于便利店在冰淇淋产品维度所立起来的“中高端人设”,消费者们也是各存己见。
《中国冰淇淋》调查走访了罗森、7-eleven,36524等多家便利店,发现了一个在便利店业态几乎普遍存在着“1-5元冰淇淋难觅”的现象。

缘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中国冰淇淋》通过调查走访试图寻找出其中真正原因所在。
02
归结于层层的“利润把关”
冰淇淋越来越贵,其实是一种必然。而且如今的冰淇淋并不是‘遗世独立’的,它现在参照的是整个零食品类,而整个零食品类也同样是在越来越贵的。”一位行业人士指出,近年来,甜品化、零食化愈发凸显的冰淇淋的竞争品类正在无限破界扩延,零食、饮料、新茶饮、传统瓜果……都是不可小觑的“场景分食者”。
很显然,在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大范围之内,往往一提及价格,“成本上涨”总会被第一个“拎出来”说道上几句。
“成本上涨这件事,各行各业都存在,‘妖魔化’实在大可不必,价值作用规律就在那摆着,再离谱它的天花板也在那顶着。”《中国冰淇淋》采访到一位深耕冰淇淋上游原料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如此表达了他的看法。
而便利店成为一众“中高端冰淇淋”扎堆聚集地的原因还需要深入挖掘。

首先是便利店的“人设”使然。
在2015年还不足10万家门店的便利店,如今已然成长至原本规模的三倍之多。
《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达3834亿元,其中品牌连锁便利店为3264亿元,增速达到9.8%,便利店行业整体发展向好。
而能取得如此发展成绩,与便利店整体“人设”不无关系。
年轻、时尚、潮流风向标……便利店总会自然而然的携带着这些标签与年轻人消费群体“打成一片”,而便利店的消费人群画像也有了数据佐证。
毕马威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2021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便利店消费的主力人群是30岁以下的客群,尤其是年轻女性。
而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冰淇淋消费者年龄占比情况中,40.2%消费者的年龄为18-29岁。
可见,便利店的主要消费人群中“年轻化”属性颇为凸显。
而本就选址多位于写字楼,商业CBD等区域的便利店,也自然是瞄准了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消费者,他们消费能力高,且拥有较低的价格敏感度,也更愿意为了开心买单中高端雪糕。
于是,一个成型的商业逻辑便浮出水面:年轻消费群体喜欢逛便利店,喜欢打卡尝试创新产品,也愿意为中高端雪糕买单。
而与此同时,便利店也确实明显偏爱带着“创新”标签的“中高端”冰淇淋产品。
而这也就是今天要提及的第二个原因。
其次是便利店的“把关”使然。
此处的“把关”可以分为“推力”和“拉力”。
“冰淇淋想要进入便利店的冰柜,需要提供进场费、条码费、陈列费。有时一个条码费就可能要支付500-1000元不等。”一位业内人员告诉《中国冰淇淋》。
而这高昂的“进场费”对于“薄利多销”以跑量为主的“雪糕菩萨”群体来说无异于巨大的“一掌”,将他们推到便利店门外。
而一众中高端冰淇淋则凭借颇大的利润空间受到便利店的欢迎以及“拉进”。
“这么说,一支售价18块钱的冰淇淋,便利店的进货价一般在12块钱,一支可以就有6块的利润空间。就是这样,越贵的冰淇淋利润空间越大,5毛的冰淇淋再怎么样你也赚不了5毛。”一位便利店从业者道出个中缘由,“冰淇淋的毛利率有多高?可以这么说,是便利店所有商品中排名前几的。”
其实不难发现,隐匿在整个交易链条之中的各个层次的原因都是“中高端冰淇淋”在便利店业态“独获恩宠”的超强助攻。
03
写在最后
“一般来说,雪糕、冰淇淋的生产成本不会很高,部分雪糕之所以卖得那么贵,更多是因为被赋予了社交属性、情感需求等附加值。新生代消费群体对价格并不敏感,但对于情感以及品牌的调性比较在意,因此,这部分人群推动了冰淇淋属性的转变,也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一位行业人士曾在公开发言中如此表示。
诚然,“价格不敏感”的年轻消费群不会一直当韭菜,如何将短暂的“尝鲜式买单”化作“忠诚的长远复购”,也确实一众中高端冰淇淋品牌和便利店需要仔细思考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采集整理自网络,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改。

 

 

 


辽宁省连锁经营协会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16号2518室 联系电话:024-31078878 协会邮箱:lncfa_or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