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国际珠宝饰品展览会亲见欧泊石之美
“只得惊鸿一瞥 当悔相见太晚”
---沈阳国际珠宝饰品展览会亲见欧泊石之美
文/连锁协会新闻部
卡地亚欧泊手链
欧泊石即欧泊。欧泊的英文为Opal,源于拉丁文Opalus, 意思是“集宝石之美于一身”。古罗马自然科学家普林尼曾说:“在一块欧泊石上,你可以看到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此次“沈阳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有幸欣赏到曾荣登华豫之门珍宝台的黑欧泊。更有幸结识欧泊石专家陈永洁女士,听她娓娓道来欧泊那美丽的传奇故事。
欧泊石的美丽是独一无二的。好的欧泊石会产生火焰般闪烁的外表,这样的外表只在极少数的物质中发现过,而在其它宝石中则没有发现过,并且在古时候就引起人们的兴趣,使人陶醉。这种由光的衍射造成的火焰般显现的现象,被称为变彩。这即是欧泊石的鉴定特征,也是它作为宝石的主要魅力所在。
英女皇的欧泊
早在公元前100年,原产于匈牙利(即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喀尔巴阡山脉的南部山区里的一种新宝石开始流传,而且希腊人还为它取了一个名字:opallios,意思是看得见的(颜色)转换,这也正符合欧泊石的特点,后来经过流传,就变成“opal”,即今天的欧泊石。
浪漫的罗马人则把欧泊称为丘比特之子(Cupid Paederos恋爱中美丽的天使),并尊它为希望和纯洁的象征。那时欧泊石在人们看来更像是上帝之物,充满着神奇的力量。而且诗人及艺术家杜拜还浪漫描述了欧泊石:“当自然点缀完花朵,给彩虹着上色,把小鸟的羽毛染好的时候,她把从调色板上扫下的颜色浇铸在欧泊里。”
欧泊原石
欧泊石被众人如此追捧赞美之后,必然要招致竞争对手的妒忌和打压必须要面对的是众人对其惊世之美能量的质疑。首先,据普林尼记载,古罗马元老院的元老诺尼有一块非常漂亮的欧泊,他非常喜爱,当时的统治者安东尼让他献出来,否则将流放他。结果诺尼宁可选择去流放也不肯把欧泊献给安东尼。加之1829年出版发行的畅销小说—《吉尔斯坦的圣安妮》,误导人们认为欧泊石是故事主人公厄运的始作俑者。从1829年之后,欧泊石的“厄运之石”传言持续了一百多年,欧泊石的身价也就一落千丈。同时,欧泊石也遭到了钻石卖家的排挤,于是美丽的欧泊石从此就被蒙上厚重的尘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它的美也无人欣赏,成了一场文学闹剧的牺牲品,为此欧泊石的市场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低迷期。
欧泊石仙鹤摆件
美的东西,其实并不需要太久的孤寂等待,欧泊石也因为维多利亚女王送她的五个女儿每人一颗美丽的欧泊石的故事传出,并且五个得到女王赠送的女儿个个幸福平安,“厄运之石”的谣言便不攻自破了。欧泊从此开始了翻身之作,艺人、珠宝大师纷纷青睐欧泊石,于是它也开始出现在诸多珠宝设计中,成为整个世界的新艺术风格,欧泊石这个曾与钻石有着同等的价值地位,这个经历过高潮起伏的宝石,似乎更能坦然面对曾经的经历,所以现在的欧泊石首饰既有香奈儿项链、卡地亚手链,还有蒂芙尼胸针,经历了受追捧到跌落的欧泊石凭借其无可挑剔的美成就了今日之魅力,欧泊石再次受到世人的追捧,也再次得以与钻石并驾齐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专家简介
右起陈永洁女士、赵颖女士
陈永洁,1986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曾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20余年。虽长期从事IT行业工作,但与生俱来的对艺术品收藏鉴赏的热爱却未曾改变;曾师从中国著名收藏鉴定专家蔡国声教授学习古玩珍宝鉴赏;师从著名珠宝玉器鉴定专家张兰香教授学习古今玉器鉴赏。随后又师从国家著名宝玉石鉴定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施健教授,学习宝石鉴定。多年的名家指点加上自身的努力,具备了一定的宝玉石收藏鉴赏的专业知识。
2006年移居澳大利亚,由于在澳居住地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欧泊出产省,有机会在矿区第一线实地学习研究欧泊。多年来,足迹遍及澳洲各主要欧泊矿区,跟随矿工实地考察欧泊开采过程,与澳洲欧泊业界名流频繁接触交流,多方学习欧泊知识,潜心研究,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了能让国内的广大宝玉石收藏爱好者对欧泊有更全面正确的了解,遂决定编写《欧泊收藏与鉴赏》一书,与国内同好分享多年的研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