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会员专区 申请入会 信息发布 服务公告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下载专区

辽宁基层破权成功破题

   辽宁向基层一线层层放权,大大增强了发展内生动力,其鲜活的经验正在不断更新、繁衍,并持续产生新的发展吸引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简政放权占有重要位置,成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在具体简政放权工作过程中,到底应该遵循哪些规律?怎样判断哪些该“放”,哪些不该“放”?怎么在改革中寻求与现行政策的有机结合?如何将放权改革从基层破题并真正形成递进势头?这些都亟待来自基层一线的改革实践予以解答。

  就此,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辽宁省调研期间了解到,辽宁省去年以来积极主动简政放权,在全国首创向城区统一下放7类22项市级权限,由于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注重承接,使此次放权做到了彻底、到位、平稳、有序。各市在省级统一放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向城区放权的力度,城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潜能得到释放,内生动力增强。

  首创22项市级大权下放

  “项目找上门来,我们却只能告知‘汇报上级部门后再答复’。”曾几何时,类似的抱怨声在辽宁一些城区干部中不绝于耳。辽宁省下辖56个城区、44个县,其中城区数量名列全国第二位,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关键节点。但是辽宁省决策层认为,市与区职责不清、责权脱节,制约了城区经济社会发展。

  “辽宁城区发展必须放权,早放早主动,早放早受益。”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在解释放权工作意义时用词迫切而严厉。2013年5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向城区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的意见》,决定除法律明确禁止外,将7类22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城区,实现应放尽放、非禁即放。

  其实,放权在辽宁并非头一遭。早在2010年,辽宁就提出“要以放权为核心进一步激活城区经济,使城区有压力、有动力”,并辅以城区扩容、调整区划,释放区域发展空间。区划调整后,城区发展速度果然迅速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然而在放权方面,却因为种种因素困扰难以一推到底。

  为破解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难题,辽宁吸收此前放权经验,在新一轮放权伊始就确立了三项大原则:一是依法依规,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依法操作;二是突出重点,涉及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权力优先下放;三是既要放权又要让利,在土地、税收上给予各市支持,增强放权动力。

  据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副主任王福全向本刊记者介绍,辽宁简政放权的特点是:放权前,注重前期调研,放权要有针对性,让城区解渴。省委、省政府成立了4个调研组,到基层多轮调研问需于区,再到市级和省直部门研究可行性。

  背靠背调研后,再由具体操作的省服务业委员会牵头,与各市和省有关部门面对面探讨、过堂,最终形成了项目、规划、土地、环保、建设、城市、土地出让金等7类22项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放权清单。

  “放啥权?就是要放基层最需要的。这个过程我们在各部门间反复交涉、碰撞、最终形成思路,一定要突出下放经济发展最需要的权力。”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城区经济处处长马宁向本刊记者解释说。

  辽宁决策层认为,简政放权是系统工程,如何衔接权力,决定了放权后的实际效果。由此辽宁放权改革中,注重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针对城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承接能力不同等实际,辽宁成立了放权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市情况进行专项研究,分类指导。有的区强化派驻机构,有的采取双重管理,对于集中连片承接能力不足的城区采取前移市级审批终端方式。

  同时,注重放管结合,强化监督检查也是辽宁放权的显著特点。在放权过程中,辽宁省委办、政府办、法制办、编制办等省级机关形成多个督察组对放权情况进行多轮督查,确保不产生权力乱用、权力空放等问题。

  市级主动进一步放权

  然而,“点状”缓慢的放权改革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基层的要求。在省级统一放权的基础上,辽宁又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放权向纵深引入。在放权改革过程中打开了政策窗口,鼓励基层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放权范围。本文来察网

  “简政放权,有利于地方发展的管理权彻底下放,为他们提供更广的空间,搭建更大的舞台,提供更宽松的环境,以此提高行政效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城市整体综合竞争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辽宁省副省长邴志刚对各市承接改革充满期望。

  事实证明,各市主动放权的力度比省里文件规定还要彻底、干脆。据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主任韩东太为本刊记者介绍,短短几个月时间,全省14个市在省级放权的基础上,均出台了符合当地实际的进一步放权的政策。

  鞍山市于2013年9月出台了《向城区和开发区下放市级管理权限的意见》,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不仅向城区,同时也向开发区放权,城区和所有的开发区都拥有与县级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其中,向城区下放52项权限,向开发区下放54项权限。

  和鞍山同期,沈阳市出台了《关于向城区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向9个城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下放49项经济管理权限。锦州市另行下放45项权限,下放总权限占全市经济和城市管理审批权限总量的85%。

  放权改革的势头像潮水一般不断涌向更深更远处。各市向城区及开发区下放的权限均有所突破。除省文件规定下放的22项权限外,抚顺市额外向沈抚新城、高新区和开发区下放9类26项权限。

  一些地方进一步向街道下放权力。2013年底,沈阳市沈北新区出台了《向功能区(街道)下放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规定向功能区(街道)下放52项管理权限。下放的权限涉及机构岗位及职能管理、人事管理、财政管理、行政执政管理、民政及社会保障等10个方面,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

  “放权方便了村里百姓办事,老百姓不再来回跑县里盖章了。同时,改革让政府的服务距离更近,提出、落实政策也有针对性。”辽宁省凤城市机构委员会办公室李景库说。

  本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辽宁主动彻底放权、层层放权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办事效率、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以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审批阶段为例,放权后,立项、申报、核准、备案等诸多环节在区里即可完成,办结时限从60多个工作日普遍压缩至15个工作日左右。

  城区发展压力增大,主动性增强。一些城区和开发区干部说,此次放权含金量高,城区由过去的只能谈项目,变为现在能定项目、落实项目,无须再向上级请示、汇报、审批,像一级完整政府,谈项目更主动积极了。同时,手里的权力大了,压力责任也来了。

  全面释放红利成效可期

  放权后,城区发展潜力已经开始显现。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690亿元,占全省比重为50.6%,增幅达10%,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在沈阳市沈北新区,主导手机测试、软件研发的中兴软件园迅速竣工投产、东北亚最大的包装产业基地落户,辉山乳品城、东北第一温泉城、北方迪斯尼开门迎客……放权改革后,企业项目迅速涌入。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城区底气足了,干部干事也更有动力了。”谈到沈北新区的放权改革,沈北新区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郑海东如是说。沈北新区改革后,将具有专业能力的干部、职工充实到服务园区发展一线;政府决策时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发展;把最要紧的权力给基层配齐、配全,“放权改革越系统、越深入,成效也就越显著。”

  海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范静国也告诉本刊记者,鞍山放权改革较为彻底,城区和开发区渴望的权限基本已经全部下放,现在基层谈项目也底气十足,“原来的镇区体制下,规划、土地管理等审批权限在市里,自己招商时没底,以前谈了一年半的义乌小商品城项目没谈成。权力下放后,责任也跟来了。权限到位后,这个项目几个月就所有手续完备了。”

  改革的“公道”在发展,更在人心。辽宁省服务业委在全省14个市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放权改革后,企业办事人员对项目审批流程设置、审批时限和办理结果的满意率均达到100%,城区工作人员对项目审批流程设置的满意率为97%。

  辽宁省服务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巩固放权成果,辽宁还将建立业务流程整合的长效机制,健全审批终端前移、一个窗口接件、一站式办理和并联审批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城区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效能。

  “普遍拥护、普遍受益、期待更深入、更广泛。”这是本刊记者采访时,众多受访基层干部的殷切期待。

  实事求是地说,放权改革涉及面广、影响重大,深入推进仍面临一些困难,比如法律法规障碍,专业人员设备需要时间补充、衔接,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仍存在困难等。


辽宁省连锁经营协会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16号2518室 联系电话:024-31078878 协会邮箱:lncfa_or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