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入开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为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贡献口岸力量
辽宁省商务厅(口岸办)深入组织开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加强口岸系统跨部门协同协作,多措并举,迸发合力,不断推出破解企业“痛点”“堵点”实招,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口岸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作用,有效推动我省口岸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2023年1-11月,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34亿吨,同比增长7.1%。外贸集装箱运输完成356.6万标箱,同比增长18.2%。
二、聚焦“智慧口岸”建设,促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是支持大连开展“智慧口岸”先行先试,明确大连“智慧口岸”总体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二是持续丰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地方功能,先后上线问题清零、大连拖轮服务平台、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专属库、冷链专区等11个地方特色应用,更好满足企业“一站式”业务办理需求。三是建设海关查验信息推送系统,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进出口企业、港口、码头、口岸作业场站推送查验通知信息,减少企业往来码头和监管场地的手续办理。四是高质量完成沈阳中欧班列铁路物流项目试点任务,提升进出口企业、班列运营公司、铁路场站各方的作业协同效率50%以上。五是大连打造“智能箱管家平台”,实现大连电子放箱及设备交接单全程无纸化,办单时间从5小时缩短至3分钟。
三、全力服务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跑赢口岸经济新赛道
一是积极开展启运港退税政策宣传推广,助力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实施。二是不断完善口岸功能。推进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在盘锦港设立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三是大连海关支持辽渔集团打造东北亚水产品中转贸易中心和国际渔业服务平台,助力恢复水产品国际中转贸易,中转量达9万吨。四是沈阳海关全力支持企业应用“跨境电商+保税展示”“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创新渠道拓展业务。在综保区内开展“跨境电商+直播带货”20余次,销售额达1800余万元。
四、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
一是提升口岸开放能级。推进营口港、丹东大东港、大连港等口岸已开放范围内涉外泊位对外开放。完成丹东公路口岸双向货运功能恢复工作。二是织密开放通道网络。沈阳机场先后复航沈阳至首尔、曼谷、阿姆斯特丹、洛杉矶等15条国际空运航线。大连港新开通的“俄远东、韩国、地中海西、越泰、印马”5条外贸集装箱航线。三是辽宁边检总站积极保障恒力重工、丹东港口岸大东港区临时停靠国际航行船舶,便利船舶生产作业300余艘次。四是辽宁海事局创新水路运输危险货物“谎报匿报四步稽查法”成功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五、强化纵向协同横向联动,大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一是大力实施专项行动。印发《2023年辽宁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提出12条具体任务举措和3项具体要求,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口岸营商环境。二是增加口岸收费透明度。指导各口岸市完成2023年海运、陆运、空运口岸通关流程及作业时限表,动态更新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并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站公示。三是积极开展口岸政策培训。先后录制10期《“单一窗口”大讲堂》培训视频,并在 “单一窗口”公众号线上发布。四是大连口岸全力实施“问题清零”模式。截至目前,海关、海事、边检及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解决企业诉求1.8万余次。